亚洲欧美精品在线看_亚洲综合一区三区_岛国动作片在线观看av片_自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

首頁 園況介紹 科學研究 園林園藝 環(huán)境教育 黨建文化 紀檢監(jiān)察 信息公開 簡報年報
首頁 > 科學研究 > 研究機構(gòu) > 湖泊與濕地植物研究中心 > 水生植物生理生態(tài)研究組

水生植物生理生態(tài)研究組

研究組介紹

一、研究方向:

1. 沉水植物對環(huán)境變化的響應(yīng)機制及生態(tài)安全閾值

穩(wěn)定的沉水植被群落是維持淺水湖泊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健康的基石。氣候變化和流域人類活動引起的環(huán)境變化(升溫、無機碳源增加、湖泊磷負荷增加、水下光照弱化、新型水體污染物輸入、水動力特征改變等)對水生植物群落穩(wěn)定的脅迫日益增強。通過野外調(diào)查、控制實驗、生態(tài)模型等方法回答以下科學問題:沉水植物如何在生理、個體、種群、群落層面適應(yīng)多脅迫因子及其交互作用?在多因子交互脅迫下,如何確定沉水植物群落結(jié)構(gòu)與功能發(fā)生突變或災(zāi)變(如群落變化、群落消亡)的閾值?然后基于沉水植物環(huán)境響應(yīng)機制,研發(fā)維持沉水植被穩(wěn)定性的輔助技術(shù)。 

2. 沉水植物生態(tài)功能機制

沉水植物在水質(zhì)改善、棲息地提供、碳儲存等方面起到關(guān)鍵作用,揭示沉水植物生態(tài)服務(wù)的機制,將為水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保護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提供科學依據(jù)和管理策略。

“課題組現(xiàn)誠聘水生生物學、水生態(tài)學、水環(huán)境學、植物學、水文學、攝影測量與遙感等相關(guān)專業(yè)博士,旨在探討自然和城市湖泊中水生植物的修復和保護問題。我們希望通過不同知識背景或?qū)W科交叉的合作模式開展工作,從而取得更多創(chuàng)新的研究成果?!?/strong> 

二、研究組成員:

姓名

職務(wù)

職稱/學位

研究領(lǐng)域

聯(lián)系方式

胡騫

研究組長

副研究員/博士

植物生理生態(tài)

abi10qhu@hotmail.com



研究組長

姓  名: 胡騫 研 究 組: 水生植物生理生態(tài)研究組
職  務(wù): 研究組長 職  稱: 副研究員
通訊地址: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(qū)威家鎮(zhèn)廬山植物園鄱陽湖分園
郵政編碼: 332015 電子郵箱: abi10qhu@hotmail.com
姓  名: 胡騫
研 究 組: 水生植物生理生態(tài)研究組
職  務(wù): 研究組長
職  稱: 副研究員
通訊地址: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(qū)威家鎮(zhèn)廬山植物園鄱陽湖分園
郵政編碼: 332015
電子郵箱: abi10qhu@hotmail.com

學習經(jīng)歷:

2014年2月-2018年9月 (新西蘭)坎特伯雷大學,哲學博士,水資源管理專業(yè)

2010年10月-2013年3月 (瑞典)隆德大學,理學碩士,水生態(tài)專業(yè)

2005年9月-2009年6月 上海海洋大學,理學學士,水族科學與技術(shù)專業(yè)


工作經(jīng)歷:

2020年9月至今 江西省、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,副研究員

2020年2月-2020年6月 武漢大學國家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,博士后

2019年6月-2020年1月 (新西蘭)林肯大學,環(huán)境管理學院,Research Fellow

2009年8月-2010年9月 北京九源清水生態(tài)科技有限公司,實驗員


任職經(jīng)歷:

南昌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

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審稿專家


社會任職:

江西省濕地保護專家?guī)鞂<?/p>


獲獎及榮譽:

(新西蘭)艾爾米斯湖基金會(Waihora Te Waihora)全額博士獎學金(2014)


研究領(lǐng)域:

沉水植物生理生態(tài)學


承擔科研項目情況:

9. 低成本、高效、防附著水下導光浮標研發(fā)及在城市湖泊生態(tài)修復中的應(yīng)用,九江市重點研發(fā)計劃,2024-2025,主持

8. 豐水期鄱陽湖碟形湖水下光環(huán)境的變化及本土沉水植物在種群尺度的響應(yīng),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,2024-2026,主持

7. 九江“留學人員成果轉(zhuǎn)化支持計劃”:自動、高頻水下可見光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浮標研發(fā)和應(yīng)用推廣,2024-2025,主持

6. 江西省引智專項(江西省高層次和急需緊缺海外人才引進計劃),2021-2022,主持

5. 九江城市湖泊“水下森林”構(gòu)建的可行性評估,九江市重點研發(fā)計劃,2021-2022,主持

4. 鄱陽湖水下光環(huán)境對沉水植被生境分布的影響,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專項,2021-2023,主持

3. 鄱陽湖流域水生植物活體種質(zhì)資源庫建設(shè)與種群快繁復壯研究,江西省技術(shù)創(chuàng)新引導類計劃重點項目,2021-2023,參與

2.“Richer Decisions For Engaged Communities Project”, 新西蘭國家社科項目,2019-2020,參與

1.“Whakaora Te Waihora restoration programme”,新西蘭埃爾米斯湖基金會專項,2014-2018,主要參與

 

專利:

1. 胡騫,鐘愛文,徐磊等. 2022. 一種自動高頻監(jiān)測水下可見光輻射衰減系數(shù)的浮標;

 

論文及論著:

1. Qian Hu*, A. Zhong, I. Hawes, Improved illumination homogeneity increased accuracies of derived light utilization efficiency for aquatic photosynthesis-irradiance curve analysis.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, 2023, 203 (108027) (top期刊)

2. Lei Xu#*, Qian Hu#, Minfei Jian, Kai Mao, Zetian Liu,Wei Liao, Yumei Yan, Ruichang Shen, Aiwen Zhong*. Exploring the optical properties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a large river-connected lake (Poyang Lake, China) using optical spectroscopy and FT-ICR MS analysis.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. 2023, 879, 162999.(共同一作)(top期刊)

3. Lei Xu*; Qian Hu; Libing Liao; Zhongxin Duan; Songping Liu; Ludan Chen; Qiuping Zhu; Aiwen Zhong*; Hydrological isolation affected the chemodiversity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a large river-connected lake (Poyang Lake, China),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, 2022, 851: 158047-158047 (top期刊)

4. Qian Hu*; Matthew Turnbull; Ian Hawes, Salinity restricts light conversion efficiency during photo-acclimation to high irradiance in Stuckenia pectinata,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, 2019, 165: 83-91 (top期刊)

5. Qian Hu*; Matthew Turnbull; Ian Hawes; Estimated light compensation depth explains growth of Stuckenia pectinata in Te Waihora (Lake Ellesmere), Aquatic Botany, 2019, 156: 57-64

6. Qian Hu; Brian Huser*; Anthropogenic oligotrophication via liming: Long-term phosphorus trends in acidified, limed, and neutral reference lakes in Sweden, AMBIO, 2014, 43: 104-112

7. Kejun Li; Wenhui He; Qian Hu; Song Gao;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reclaimed wastewater lakes using submerged plants and zooplankton, Water and Environment Journal, 2013, 28: 323- 3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