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園科研人員再次赴川西北調(diào)查風媒植物花粉空間分布格局
作者: 崔一鳴 段中鑫 來源:原創(chuàng) 發(fā)布時間:2021-11-16 瀏覽數(shù):9277
字號大?。?span onclick="javascript:doZoom(22,16); adjustFontsize('zoomcon','larger')" class="bige">
為加深對我國川西北地區(qū)風媒植物花粉空間分布格局及其傳播動力機制的認識和理解,我園科研人員崔一鳴副研究員、段中鑫助理研究員和碩士研究生黎琦琦于2021年10月21日~27日在四川省林業(yè)科學研究院謝大軍副研究員的協(xié)助下,完成了四川省小金縣巴郎山及周邊地區(qū)風媒植物空間分布情況的考察任務(wù)??疾煨〗M成員克服高原反應,沿巴郎山(最高海拔5040米)不同海拔梯度,在跨越海拔2058~4442米的范圍內(nèi),采集了高山森林、灌叢和高山草甸等不同植被類型/植被帶的58份表土和56份苔蘚樣品(含備份樣品),并對采樣點周邊植物種類和植被類型進行了詳細記錄。此次考察是繼2019年在理縣及其周邊采樣后,補充川西北地區(qū)表土樣品的采集;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項目考察和采樣任務(wù)于2020年中斷。本次2021年科學考察任務(wù)仍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“川西北地區(qū)風媒植物花粉空間分布格局和傳播動力機制”(41861003)的支持下完成的。